主页 > 明朝历史 >

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的区别和关系

明朝的厂卫制度,历来让后人叹服。明朝的四大大特务机构分别是: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可以说当这四个机构并存的时候,也是中央集权最甚之时。政治高度紧张,人人自危。作为明朝的专制工具和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都是干什么的?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锦衣卫

  锦衣卫,产生最早,前身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私人卫队“拱卫司”。拱卫司原来只负责皇帝的仪仗和侍卫等工作,后来被改称锦衣卫。后来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统治,给了锦衣卫掌管刑狱、巡察缉捕的权力,成为明朝专有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根据万历年间的《大明会典》记载:锦衣卫下属共有十四个千户所。《明史·职官志》讲它有十七个千户所,可见万历以后又增加了三个千户所。锦衣卫的定员并不固定,因为它的成员都是世官子弟以恩荫寄禄于此。这十七所下属的官员有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此外还有校尉、力士,他们日常的职掌除了值驾、侍卫之外,专司侦缉,也就是告密,名为缇骑,故锦衣卫的军士,平日都是“鲜衣怒马”。总人数在数万人以上。

  锦衣卫首领是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从三品指挥同知二人,正四品指挥佥事二人,从四品镇抚使二人,正五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这些是中高层领导;底下的基层官员包括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等,人数不固定,全盛时期在籍人数超过6万。

二、东厂

  东厂,由明成祖朱棣设立,全称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明成祖上台后,惶恐政权的不稳固,担心侄子朱允炆尚存在人间。便任命身边的宦官心腹,成立了东厂,一来牵制锦衣卫,二来的补充锦衣卫的检查范围。原来锦衣卫虽然也是皇帝亲信掌管,但毕竟属外官,而由皇宫大内的太监掌管的东厂,与皇帝更加亲近,皇帝意图,他们更方便揣摩,而他们掌握的各类消息,往往也能更方便第一时间让皇帝知道。


  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一般都是皇帝的心腹太监。通常都是宫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太监。东厂设立之初,和锦衣卫享有同等地位,后来宦官权倾朝野,东厂地位自然也就高于锦衣卫,连作为皇帝亲信武将的锦衣卫指挥使见到东厂首领都要施行跪拜礼仪。

  东厂在设立初期具有侦缉、抓人的权利,但是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东厂受皇帝的直接领导,平时还需要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等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不过,随着东厂的权力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多,东厂的太监除了皇帝,谁都不怕。

  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问题,这些人因为可以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导致出现了很多的冤案;还有人借手中权力陷害异己,残害忠良;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加速了明王朝的崩溃。

三、西厂

  西厂,相较锦衣卫和东厂,设立时间较晚,而且只存在很短一段时间,是由明宪宗朱见深设立的一个内廷机构,首领汪直。西厂的军官都是从禁卫军中选拔出的优秀人才,这些人再自行选择部下,短时间内西厂迅速扩张,势力直逼东厂。西厂起初的职责是为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私利,拼命置办大案,一旦发现有嫌疑的京内外官员,就立刻抓获,也不加以请示就严刑逼供,致力于将案件闹大,导致办案数量和速度大大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此举搞的全国上下人心惶惶,导致朝中辅臣集体上书要求撤销西厂,宪宗无奈只得遣散西厂。一个月后,在一个奸臣戴缙的怂恿下,明宪宗又恢复了西厂。


  汪直去世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刘瑾共同掌管东厂和西厂,但两单位间经常互相拆台,互不合作,于是刘瑾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内行厂,职能与东厂西厂一样,一时间天下骚动。五年后刘瑾倒台,西厂才正式被废除,此后再未复开。

四、内行厂

  关于内行厂的记载并不是很多,明武宗正德初年宦官刘瑾设立内行厂,设于在燕京荣府旧仓地,也就是四司之一的惜薪司。然而东西两厂职权重叠,利益相同,二者争权夺利,互相拆台。对此,不但没有精简机构,太监刘瑾反而又自建了一个机构,称为“内行厂”。


  内行厂由刘瑾亲自统领,其职能与东、西两厂一样,但侦缉范围比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三个特务机构还要大,除监察臣民外,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也在监察之例。但是同西厂一样,随着刘瑾的倒台,内行厂一样短命被废,以后也再没设置。虽然内行厂仅存在五年,但亦残害了不少忠良。《明史.刑法志三》载:“得颛刑杀,擅作威福,贼杀良”。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都是明朝的特务组织。

  从成立时间来看,锦衣卫最早,东厂次之,西厂再次之,内行厂最晚。持续时时间来看,东厂、锦衣卫在明朝一直存在,而西厂、内行厂则是昙花一现。

  从权势来看,内行厂、西厂都曾经权倾天下,刘瑾统领的内行厂甚至有侦查其他所有特务部门的权利。锦衣卫和东厂,两者存在时间较长,影响也较大。但二者互相制衡,锦衣卫人数众多,势力庞大,首领为朝廷武将,掌有一定兵权,但向皇帝报告要具疏上奏。而东厂厂主身处皇宫大内,常常侍伴君侧,报告可口头直说,掌握核心机密和皇帝心思意图更加方便,自然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所以初时还和锦衣卫地位相当,到了明朝后期,宦官权势更盛,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统领甚至要下跪叩头。

(责任编辑:jos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