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宋朝历史 >

宋朝滥发纸币的代价

 世界上最早发明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宋朝人除了把白纸变成货币,还成功地把货币变回了"白纸"。滥发钞票和通货膨胀,在两宋登峰造极。

从白纸到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就出现了四川的“交子”,南宋则发行了全国范围内流通的「会子」,领先西方国家好几百年。

  北宋初年,随着战乱平息、社会安定,商品贸易活跃发展,需要大量钱币。当时四川通用铁钱,非常笨重,有的地方一匹布要两万铁钱,需要用马车来拉。

  大约在公元一千年左右,四川商人开始发行“交子”,用纸张代替铁钱,作为交易的中介,金额则根据需要填写。宋朝政府看到其中良机,于1023年设立官方机构,公开发行交子。问题是,怎样让大众快速接受纸币的流通。今天的人们习以为常,但以古人视角看,一摞白纸,写好面额、盖上官印,就和真金白银一样,实在难以想象。宋朝政府是怎样做到的呢?方法很简单。

  首先,政府承认纸币的法定地位,不仅支持纸币交易,而且还允许用纸币纳税。也就是说,至少在官府那儿,白纸是可以当钱使的。

  其次,政府设立兑现机构,掌握有大约30%的准备金。如果使用者不放心,“交子”可以随时兑换金属货币。

  最后,国家还规定定期回赎制度,以二年为一界,发行新交子并收兑前界。这既可以控制发行量,还能起防伪作用。每界交子图案、印记上都有变化。

  凭借以上政策,北宋交子一度保持币值稳定,基本在票面价值的90%以上。后来,“交子”改名为「钱引」,流通过程中,使用范围开始越出四川,发行额度也不断扩大。

宋朝滥发纸币的代价

  南宋建立后,朝廷又设置了全国流通的新型纸币「会子」。这种纸币和现代法币更像了——官方不再保证随时兑现。政府纯粹通过法令支持其流通。税收和俸禄都实行一半铜钱、一半纸币的制度。同时三年一界进行兑收。

  宋朝政府注意控制发行量,除了定期回收,时不时还用金银、铜钱等「干货」回购纸币,因此运行比较稳定。纸币轻便易携,民间比较欢迎,有时交易价值还超出了面额。比如,面值一贯的交子,可以多换一百文。

从货币变回白纸

  可是,由于货币制度先进,宋朝政府很快开发出新式增收方法——印钞票。

  北宋后期,面对西夏的军事压力,纸币发行量曾由一百多万贯增加至两千万贯。南宋更是登峰造极。频繁的北伐战争,南宋财政失衡,军费激增。面对沉重的军事压力,南宋朝廷采取「竭天下之财力以养兵」的政策。因为全面实行募兵制,军费高得恐怖。

  南宋中期,一名御前军卒,每年需耗费俸禄、兵装、军粮等费用共约200贯。军费在财政开支中经常可占到80%以上。

  增发货币,往往直接服务于南宋君臣开疆拓土的野心。如1206年,权臣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没有取得多少战果,却消耗了大量军费。宋人创造性地靠增发纸币补齐赤字。1209年发行的会子,总量首次超过亿贯。

  南宋中期每年财政收入,差不多也就是一亿贯多一点。发行一期纸币,相当于多出一年岁入,诱惑力着实不小。

  宋朝统治者尝到印钞票的甜头,就不会轻易收手。公元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宋朝见蒙古河南守备空虚,策划了「端平入洛」,贸然同蒙古人开战。此役,宋军虽然一度收复洛阳、汴梁,最终还是全线溃退。

  结果,这年发行的会子,总量达4.2亿贯,相当于过去七十多年总发行量的一半,超过国家三年的财政收入。南宋灭亡前,会子发行量甚至超过了10亿。

  南宋纸币超发量之巨大,甚至连原材料供应不够了。原本造币使用成都特制的「水纹纸」,难以仿冒。这种纸上的暗纹只有经过光线照射才显现,其实就是现代人熟悉的水印,可见防伪技术也相应发展起来。

  然而,动辄上亿贯的发行量,导致成都特制纸供应不足,只好采用徽州、临安的纸张。造纸难度降低,民间假币贩子趁机大发横财。每界纸币发行量固然在增加,回收的数目也经常不见减少,甚至一度超过发行量。

滥发的代价

  增加的财政收入,绝不是凭空产生的。随着纸币发行量远超社会需要,其贬值也愈发严重。

  开禧北伐后,南宋一贯会子在地方州县贬值为三、四百文。到南宋灭亡前,一贯会子仅价值五十文。

  宋朝老百姓承担了通货膨胀的代价。以最关键的粮食为例,开禧北伐以后,东南米价由较低时的每石2-4贯,增长至10贯。宋蒙战争爆发后,甚至一度暴涨到每石180贯。

  朝廷也自食恶果,军费水涨船高,从南宋初期到后期,军队仅增加2.3倍,军饷却由每年1200万贯左右,狂涨至接近10亿贯。

  宋廷并非不清楚纸币贬值的危害。起初,朝廷想要以强制手段,迫使会子按面值使用,违者严惩。毫无疑问,即使在现代这也是不可能的。

  后来,宋廷官员采取比较务实的措施,政府拨出五万道度牒,用于回收「端平入洛」时期超发的纸币。

  所谓度牒,相当于老百姓出家为僧的官方许可证。因为当和尚可以规避劳役和赋税,度牒在民间相当有市场,而印起来又不费事,可谓一本万利。当然,从长远看,度牒发多了,会导致服役和纳税人口减少,令财政更为紧张。从根本上看,宋人既不断增加纸币发行量,又试图使其不贬值,无疑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政权瓦解。按说,「会子」逃脱不了化作废纸的命运。

  不过,元朝政府还比较负责,宣布以本朝发行的新纸币「中统钞」,来回收南宋「会子」,虽然比率高达50:1(会子50贯兑换中统钞1贯),但考虑到南宋纸币贬值之严重,也算情有可原了。

  总之,滥发纸币,虽然暂时敷衍了军费需求,却严重干扰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国家经济稳定,成为南宋衰落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joseph)